大樂透怎麼玩-台積電南科
內蒙古鄂爾多斯一中高一20182019學年下學期開學考試地理試題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天文學家最新發現了一顆繞昏暗恆星運轉的天體。它擁有大氣層,75%的表面區域被水覆蓋,但由于溫度太高,無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生存。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該天體屬于 A. 恆星 B. 衛星 C. 行星 D. 星雲 2. 天文學家推測該星球上沒有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據是該天體 A. 沒有水 B. 距離恆星太近 C. 溫度太低 D. 體積太小 【答案】1. C 2. B 【1題詳解】認真審題,注意題目中的關鍵詞繞恆星運轉的天體;根據天體系統的繞轉規律可知,眾多恆星等組成星雲;行星圍繞恆星運動;衛星圍繞行星運動,所以繞昏暗恆星運轉的天體是行星,故選項C正確。 【2題詳解】地球型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是:適宜的溫度、液態的水、適宜生物呼吸的大氣;結合題幹材料可知,該星球上擁有大氣層、被水覆蓋,但是溫度太高,故排除選項A、C;該星球的體積大小無法確定,排除選項D;由于距恆星較近,接受的輻射較多,溫度高,故選項B符合題意。 考點:本題考查宇宙中的地球。 3.若黃赤交角變小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熱帶、寒帶範圍擴大,溫帶範圍縮小 B. 寒帶、溫帶、熱帶三帶分界線的緯度增高 C. 熱帶、溫帶範圍擴大,寒帶範圍縮小 D. 溫帶範圍擴大,熱帶、寒帶範圍縮小 【答案】D 【解析】 地球五帶的範圍由黃赤交角決定的。黃赤交角變小導致、溫帶範圍擴大,熱帶、寒帶範圍縮小。選擇D項 4.一艘航行在太平洋的輪船,從12月30日12時(區時)起,經過5分鐘,越過了180°經線,這時其所在地點的區時不可能是() A. 12月29日12時5分 B. 12月30日11時55分 C. 12月30日12時5分 D. 12月31日12時5分 【答案】B 【解析】 從0日12時(區時)起,經過5分鐘,其時間是12時5分,所以不可能的是12月30日11時55分。選擇B項。 下表中所列的是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晝長差(即一年中晝長最大值與晝長最小值之差)。根據表中的數據回答下列各題。 5. 四地中屬于寒帶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6. 四地所處的緯度從高到低的排列順序是( ) A. 甲乙丙丁 B. 甲乙丁丙 C. 丁丙甲乙 D. 丁丙乙甲 7. 乙地的晝長最小值是( ) A. 9小時15分 B. 8小時35分 C. 10小時25分 D. 14小時45分 【答案】5. D 6. D 7. A 【解析】 試題分析: 【5題詳解】 根據一年在晝長的變化規律可以推斷地球上晝長差變化規律:赤道上由于終年晝夜等長,所以晝長差為0;從赤道到南北極圈之間晝長差隨緯度升高而增加,南北極圈到南北極點晝長差都為24小時;所以丁地在極圈到極點,應該屬于寒帶,故選項D正確。 【6題詳解】 根據上題分析晝長差變化規律,結合表格可知:丁地晝長差最大,在極圈到極點之間,緯度最高;丙地晝長差大于乙地,所以丙地緯度高于乙地;甲地晝長差為0,應該在赤道上;所以四地所處的緯度從高到低的排列順序是丁丙乙甲,故選項D正確。 【7題詳解】 根據晝夜長短變化規律可知,春秋二分時全球晝夜等長,乙地的晝長也為12小時;由于晝長差是一年中晝長最大值與晝長最小值之差,那麼一年中晝長最小值到春秋二分的晝長之差應當是晝長差的一半;所以乙地的晝長最小值是12減去5小時30分除以2,即9小時15分,故選項A正確。 考點:本題考查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台灣島鄰近的海溝附近容易發生強烈的海底地震,進而誘發海嘯。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8. 圖示□、□海溝的板塊邊界類型分別是 A. 消亡邊界、生長邊界 B. 消亡邊界、消亡邊界 C. 生長邊界、消亡邊界 D. 生長邊界、生長邊界 9. 圖中下列四地遭受此類海嘯侵襲影響較小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8. B 9. A 【解析】 試題分析: 【8題詳解】 海溝為大陸板塊與大洋板塊擠壓形成的,屬于消亡邊界。 【9題詳解】 四地中,甲地離板塊邊界較遠,且位于台灣島的西側,受島嶼阻擋,受海嘯影響較小。 考點:板塊構造學說。 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0. 圖中丁的地質構造為 A. 褶皺 B. 背斜 C. 向斜 D. 斷層 11. 關于圖示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甲為良好的儲油構造 B. 甲有利于儲存地下水 C. 修一南北向隧道應選址丁處 D. 圖中岩層為岩漿岩 12. 若該地地表甲為谷地,丁為山嶺,其成因是 A. 地殼運動所致 B. 內力作用所致 C. 岩漿活動所致 D. 外力作用所致 【答案】10. C 11. A 12. D 【解析】 【10題詳解】 圖示區域地質構造是褶皺,局部區域的丁處為褶曲,A不符。根據地質構造岩層新老關系判斷,從甲到丁岩層從老到新,推算出丁處岩層最新,兩翼岩層丙處較老,所以丁的地質構造是向斜,C正確。背斜中間岩層老,兩翼岩層較新,與丁處相反,排除B。岩層連續,沒有發生斷裂,不是斷層,D錯。故選C。 【11題詳解】 根據圖示,甲附近岩層較老,兩翼岩層較新,為背斜構造,岩層向上拱起,是良好的儲油構造,A正確。丁處為向斜,岩層向下彎曲,是天然的儲水區。甲岩層向上拱起,無法儲水,B錯誤。甲處岩層向上拱起,修建隧道不易坍塌;且不易積水。丁處為向斜,岩層受擠壓力,修建隧道易坍塌;水流匯聚,易積水,C錯誤。圖示岩層層理構造明顯,為沉積岩,不是岩漿岩,D錯誤。故選A。 【12題詳解】 根據岩層新老關系判斷,丁是向斜構造,主要由內力作用形成,理論地貌應為谷地。現實中甲為谷地,丁為山嶺,出現了地形倒置現象。甲背斜頂部受張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侵蝕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擠壓,丁處岩層緊實,不易被侵蝕形成山嶺,所以該區地貌是外力作用形成的,B錯誤,D正確。地殼運動和岩漿活動均是內力作用的表現,AC不符。故選D。 【點睛】判斷地質構造的方法 (1)根據岩層形態判斷。岩層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向下彎曲的是向斜。 (2)根據岩層新老關系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