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功電子遊藝場輪回──2018後水墨時代
2018年12月31日下午3點至5點,辭舊迎新之際,一場美術策展史上首例“開幕即閉幕”的獨特展覽──《輪回──2018後水墨時代展》在北京798藝術區第零空間成功舉辦! 自然的輪回與藝術的輪回相互輝映 本次展覽由知名藝術理論家、藝術策展人賀疆女士傾心策劃並擔綱學術主持。門秀敏、溫中良、姜雲宗、姚衛國、高宏、王路剛、韓靜霆、隋牟、沈鋒、梁建平、楊素群、石軍良等12位藝術家參展。 簡短的開幕式,不足5分鐘,可謂史上最短最純粹的開幕式 開幕現場 據了解,後水墨時代理論,為策展人賀疆提出的理論架構,旨在對中國優秀的古典文化做現代性的書寫與解讀,為中國水墨出路和方向提供有利的參考方案。後水墨時代展覽年年要展,每次展覽都會是不同主題。去年是《水墨問道》,今年是《輪回》。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輪回──2018後水墨時代展》則以諸多別具一格和匠心獨運的精彩亮點成為一個現象級、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展覽! 亮點一:開幕即閉幕。2018年12月31日是2018年的最後一天,《輪回──2018後水墨時代展》從開幕到閉幕,僅僅兩個小時的間隔時間,可以說創下美術展覽史上時間最短最高效的紀錄。 亮點二:學術水準。《輪回──2018後水墨時代展》是一個具有相當學術水準的展覽。無論從展覽主題還是展覽的整體策劃,無論是圍繞展覽主題制作的專題片和畫冊,其新穎別致和精良程度,均彰顯著其對文化品質的追求,且風格獨特風貌獨居,堪稱具有一定學術水準和文獻價值的現象級展覽典範。 亮點三:時間節點輝映展覽主題。12月31日,是2018的年終歲尾和2019的年初歲首,是承前啟後的一個時間點。參展藝術家12人,對應一年12個月,一個自然的輪回。且展覽內容也劃分為四個段落,對應一年四季。自然的輪回與藝術的輪回交相輝映。且,從傳統層面講,輪回之路是漫長的,但輪回那一刻是瞬時的、霎那的。 除以上幾點獨到之處外,《輪回──2018後水墨時代展》還開了策展史上用傳統印章做logo的先河,並以開放式的布展方式,引領了布展新風尚。 後水墨時代的印章logo 正因為此,《輪回──2018後水墨時代展》,自亮相之初就格外引人期待。今日開展,更是以出人意料而又情理之中的火爆場面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多人都不請自到,慕名前來觀展、使得整個展廳人群熙攘、絡繹不絕。打破了近年來美術展開幕多為嘉賓捧場的現狀和死氣沉沉的美展生態,成為一個現象級的藝術新生態。 基于以上幾點,《輪回──2018後水墨時代展》當之無愧地成為美術史上一個成功的策展案例和美術策展史上的一個經典。其變被動為主動,化不利為有利的獨特特性和特質,使其成為一個值得研究的範例和個案。 展廳內人流如織 展覽現場,面對諸多媒體記者的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