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B波士頓紅襪-山東今年高考報名已採用人臉識別 作者:nb11 2020 年 7 月 14 日 七月金股何處有 券商遙指大消費 隨著6月行情收官,MLB波士頓紅襪日前多家券商陸續披露7月投資組合。其中有哪些“金股”得到了券商普遍認可,哪些板塊有望獲取超額收益?Wind數據顯示,7月券商推薦投資組合中,伊利股份、五糧液最被看好,推薦的券商分別有7家和5家;此外,美的集團、雙匯發展、中信證券、浪潮信息、比亞迪、東方日升被推薦次數也較多。對于後市行情走向,多家券商認為三季度A股指數級別風險不大,看好科技成長方向。 7月投資組合出爐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2日,已有25家券商公布7月投資組合,推薦的百餘只股票覆蓋食品飲料、電子、汽車、家電、通信、傳媒、醫藥、非銀金融、銀行等數十個細分領域。整體來看,7月券商推薦“金股”中大消費佔比較重。 從個股來看,7月最被券商看好的是伊利股份,其同時出現在國元證券、太平洋證券、民生證券、東莞證券、川財證券、中銀證券、光大證券的推薦組合中,山東今年高考報名已採用人臉識別受關注程度可見一斑。緊隨其後,五糧液被新時代證券、申萬宏源、長城證券、開源證券、西南證券列為7月投資金股。 從推薦理由看,光大證券指出,常溫液態奶的渠道庫存壓力已經基本緩解,北京賽車分析軟體伊利股份作為龍頭公司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繼續搶佔市場份額,預計常溫液態奶收入環比加速。新時代證券認為,2020年五糧液繼續深化數字化“精細化內裝修”,批價提升目標積極,機制改善已內化為其長期競爭優勢。 數據顯示,交響情人夢7月“金股”中被推薦次數較多的還有美的集團、雙匯發展、中信證券、浪潮信息、比亞迪、東方日升,均被3家以上券商聯合推薦,分行業梳理,威力彩11億元這些股票分屬于家電、食品、券商、電腦硬件、汽車、半導體板塊。 三重驅動力推動 7月2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飄紅,滬綜指高開高走向3100點發起衝擊,兩市成交突破萬億元大關。展望三季度行情,免費777水果盤遊戲多家券商認為,A股指數級別風險不大,看好科技成長大方向,建議關注中報預告和中報披露窗口期。 “外資增配中國資產的趨勢不會輕易改變,對于A股資金面衝擊有限。在增量資金預期與資本市場改革預期推動下,山東今年高考報名已採用人臉識別A股指數級別風險不大,核心矛盾不在于倉位而在于結構。”國盛證券指出,推動行情回歸科技主線存有三重驅動力:首先是近期海外釋放出緩和信號,短期內有望緩解外部環境對科技板塊的制約;其次是下半年科技成長板塊景氣度有望邊際改善;三是近期科技創新政策持續加碼,將進一步助力科技行情。 中銀證券表示,二季度基本面環比改善趨勢延續,未來內需有望逐步探底回升。就流動性而言,整體環境維持合理充裕,但解禁高峰或帶來資金面壓力。同時,7月海外疫情反復可能帶來風險偏好波動。 在天風證券看來,三季度是中報預告和中報密集披露的窗口期,從以往經驗來看,MLB波士頓紅襪6月至8月個股超額收益與中報景氣度(扣非利潤增速)的相對高低密切相關,同時考慮到目前市場主要增量資金仍然圍繞爆款基金和外資,以及經濟恢復環境尚存不確定性(政策謹慎、疫情反復、南方雨水等),三季度配置策略仍以高景氣的消費和科技為主。 行業配置上,興業證券建議把握藍籌搭台+成長唱戲兩個方向。看好創新科技成長大方向,尤其是硬科技,包括5G應用(雲、視頻等)、信創、半導體鏈條、新能源車鏈條、面板景氣等;另外,在“持久戰”的大背景下,建議關注增量資金流入,以及產業穩定性、抗壓性等因素。 “做指數基金,基金公司到底是應該做投行工作還是投資工作?”對泰達宏利基金投資副總監劉欣的採訪,從他出的一道選擇題開始。 毫無疑問,劉欣選擇了後者並試圖打造符合主動投資邏輯的指數基金。 目前,擬由劉欣和劉洋共同擔任基金經理的泰達宏利中證申萬績優策略指數增強型證券投資基金正在發行,“目前為止,我覺得這可能是市場上較接近于主動投資的一個指數基金。”劉欣自信地說。 符合主動投資邏輯 在劉欣看來,“如果一家公司的定位是做投資的話,應該力爭創造一個能夠長期帶來超額回報並超過市場平均表現的指數。” 劉欣想做的就是這樣一只指數基金。“每個行業都有高峰和低谷的時候,13支玩法教學通過一直買一個行業來創造超額收益是不合理的,但是一個策略基于其內在邏輯可能是長期有超額回報的。”他說。 因此,他想打造的這只指數基金首先定位在“Smart Beta”策略上。該策略把主動投資策略思想融入指數構建中,同時以指數化方式保證投資紀律,二者優勢相得益彰,讓原本只有貝塔收益的指數,多一份阿爾法收益的機會,兼顧透明性與超額收益。 基于此,劉欣選擇了跟蹤中證申萬績優策略指數。“定位‘Smart Beta’後,我們就比對了中證公司的1000多只指數,從中篩選出符合我們主動投資邏輯且歷史表現較好的指數。中證申萬績優策略指數就是其中的一只。”劉欣進一步解釋道:“目前很多公司是產品開發部門來選擇指數,而我們是投資人選擇指數,這樣會更有針對性。” 量化策略增強收益 在對績優策略指數進行有效跟蹤的基礎上,劉欣還希望通過量化策略增強收益,力爭比投資指數賺更多。 “我個人比較看好策略指數和指數增強這條路徑。”劉欣說,“指數ETF更多是一個投資工具,而主動基金規模變化與市場漲跌高度相關。但指數基金規模是穩步增長的,因為它滿足了客戶的投資需求。” 在劉欣看來,衡量指數增強基金業績,可以用超額收益除以跟蹤誤差,這代表了超額收益的穩定性。作為指數增強基金,績優策略指數增強基金在對中證申萬績優策略指數進行有效跟蹤的被動投資基礎上,結合增強型的主動投資,力爭控制基金淨值增長率與業績比較基準之間的日均跟蹤偏離度的絕對值不超過0.5%,年跟蹤誤差不超過7.75%。 事實上,“美國市場的主動基金就相當于中國市場的指數增強基金,尊重基準指數,力爭增強收益。隨著市場和投資者的逐漸成熟,對既能激發主觀能動性又能有合同保護的產品需求就會越強。所以,我認為未來中國的指數增強基金規模將會有長足發展。”劉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