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投注站喀什古城:續寫絲綢之路上的文
原標題:喀什古城:續寫絲綢之路上的文化故事 喀什古城開城儀式上歡快的人們。記者 王瑟攝/光明圖片 歌聲悠揚,歡迎遠方的客人。記者 王瑟攝/光明圖片 國慶期間被人熱議的喀什古城燈光秀,讓選擇旅遊的人又多了一個來喀什的理由,燈光秀著實讓古城夜裡更熱鬧了,在每天早晨,新疆喀什古城東城門的開城儀式一結束,天南海北的遊人便魚貫式地進入這座古城。 漫步在古城的大街小巷裡,雕花的房屋,民族特色濃厚的門窗花紋,還有叮叮當當的鐵器敲擊聲,路邊一群婦女飛針走線繡花帽的場景,以及維吾爾族模制法土陶燒制技藝、民族樂器制作技藝、維吾爾族銅雕技藝……看到這些不禁讓人感嘆:喀什古城不僅僅保護著一座城,還保護著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而正是這些傳統的文化,讓這裡處處有情感,處處有溫暖。 開門這裡是景區 關門這裡有生活 喀什古城景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阿地力江·阿不都卡得爾笑著對記者說:“喀什古城改造投入了70多億元的資金,我們的初衷是為了保護古城內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也能保護這裡傳統的文化。正是傳統文化得到了極好地保護,古城自然而然成為國家5A級景區,古城的居民開門做生產,關門過自己幸福的生活,這樣的模式在全國也很少見。” 修舊如舊,一戶一設計。喀什古城改造之初確定的改造方案,讓古城裡的居民有了更多的自由選擇權。“當時房屋主要是為了抗震安居,所以我們只對房屋的主體構造安全性有硬性要求,對如何裝修,裝修成什麼風格模式,我們不做硬性規定。基本都是按居民自己的要求來進行設計的,甚至一戶設計方案修改70多次。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讓古城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風格與樣式,讓古城散發它獨有的魅力。”阿地力江·阿不都卡得爾說道。 喀什古城裡,沿守了上千年的傳統如今似乎仍在隨時光慢慢地行走著:孩童們在家門口歡快嬉戲,老人們三兩結伴坐在椅凳上娓娓細語。除了琳琅滿目充滿民族風情的各種特色小店,不少小店裡還擺滿了加工設備,供遊人現場體驗制作這些傳統手工藝的制作過程。 艾山江·玉素因的木制手工藝品店裡,掛滿了精心制作的木制手工藝品。一位年輕的婦女正坐在小桌前,用手裡的烙花機加工制作一只木碗。只見她不時地變換著烙花機的機頭花紋,用力在木碗上烙出各種各樣的花紋來。 已經是第三代木制手工藝傳人的艾山江·玉素因介紹說,這是他一個月前剛收的徒弟。10歲開始跟父親學習木制手工藝的艾山江·玉素說:“我已經培養了30多位徒弟了,他們許多人都開了自己的店,日子越過越好。這不,剛才就有一位徒弟拿來了他制作的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