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城廣告-快遞員以為丁真是圖書館管理員
山東人工智能彎道超車,該用哪個“姿勢” 山東雄厚的產業基礎孕育了廣闊的應用場景 人工智能彎道超車,該用哪個姿勢當前人工智能發展處在什麼階段?業內有人說是剛起步,有人說是春天剛剛到來,總體而言,國內外及國內各省市之間處在同一起跑線。而人工智能最大的價值在于與具體行業結合,業界公認,山東雄厚的產業基礎孕育了廣闊的應用場景。 正因如此,人工智能被認為是山東一個最好的彎道超車機會。從政府到企業,都對這一產業寄予厚望。不過,什麼才是彎道超車的正確姿勢?11月19日開幕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融合發展大會上,這成為學界與領軍企業探討的一個熱點話題。 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採用AI人臉識別技術,客貨車最快8秒就能通關。這項技術背後,利用的是國內創業公司的盧深視的鷹眼和哨兵兩大系列產品。談及為何專注安防領域,的盧深視創始人兼CEO戶磊介紹說,這既與技術積累相關,也考慮到在產業落地上會有較強的政府需求驅動。他表示,當下人工智能受資本熱捧的背景下,政府在應用場景方面給予的嘗試機會,往往比真金白銀更重要。 對此,山東已有地方作出回應。會上,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透露,就在近期,濟南與省內企業達成合作協議,將拿出一段公路作為智能網聯汽車的開放測試道路。 天澤智雲是一家專注于用工業智能技術在工業場景中創造價值的企業。該公司副總裁史向記者介紹了山東的兩個不同場景的應用案例:一是跟萊鋼永鋒合作實現智能煤氣管網平衡,針對鋼鐵冶鍊中高爐產氣與下遊車間用氣問題,利用工業智能技術進行產需尋優管控,為客戶每年節省2000餘萬元能源成本;再就是與青島四方合作,通過高頻振動數據的採集與邊緣智能分析,實現軸箱軸承的健康管理,在保障列車安全運行的同時提升運營經濟性。通過這兩個案例,史表示想透露這樣一個信息:不同于傳統人工智能的數據驅動,工業智能技術需要結合不同行業需求、匹配場景,穩扎穩打地前進。 這一點,山東人工智能產業鏈上的重要支撐企業浪潮深有同感。今年上半年,浪潮AI服務器銷售額4.2億美元,市場份額佔到50.2%,遠超第二名的15.7%。據介紹,從一家老牌IT企業到AI服務器一哥,很關鍵的一點在于浪潮從2012年就開始做異構計算,由此奠定了AI計算的基礎。但跟很多人想象中不同,這並不是因為浪潮早在幾年前就瞄準了AI服務器會崛起的趨勢。 不是蹭熱點追風口,而是多年來一直從計算這個核心和優勢業務切入,圍繞用戶需求加強創新、推動產品迭代。浪潮AI首席架構師張清表示,浪潮是在滿足傳統通用服務器領域的計算加速需求的過程中,為後來進軍AI計算領域打好了技術底子。這為那些盲目追求風口但缺少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提了個醒。 若是在深入細致地研究後,仍然決定擁抱這一行業,浪潮的經驗則是,要打造一個能與合作伙伴共享的開放協作平台,這樣路才能越走越寬。就在今年8月,浪潮發布了元腦生態計劃,一頭連接技術端的人工智能算法公司,另一頭連接應用端的ISV、SI公司,多方共同完成從人工智能算法開發、模型部署,到計算基礎設施構建,再到人工智能應用開發與交付的全流程服務。 據史介紹,浙江在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等方面開始提出很多量化指標,也已經有許多工業企業從工業智能中受益。未來工業智能的規模效益會很大,關鍵看如何持續發勁兒。史認為,目前各地都還在起步階段,山東自身獨特的產業優勢決定了其巨大的市場潛力,也將會有越來越多企業意識到,工業智能等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幫助他們改善存量,更能發掘後市場服務等更多的創新業務場景甚至商業模式,逐步邁向服務型制造等新型制造業。 用好這個機會,政府要扮演更關鍵的角色。要想富,先修路。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團首席科學家王恩東建議,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基礎平台要先行,但每個企業都自己建一個AI平台不現實,這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