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所謂的理論,只要號稱自己與其它科學的不同,就可以逃避邏輯的檢驗,科學的基礎就要崩塌了。因為科學就是建立在事實(實驗檢驗)與邏輯之上。所謂的單個電子,就是在數量上表示只有一個電子,該電子的質量與電荷內在的屬性是一定的。如果能同時出現在多個不同的空間位置,那麼實際上就是在多個不同的空間位置同時出現了多個電子。單個電子變成了多個電子,從邏輯上完全說不通,在科學上也是沒有任何可以解釋的物理機制。你說,我這個就是量子力學啊,量子力學就是這樣啊,我們有不確定性原理可以解釋啊。你這叫循環認證,用自己的理論解釋自己是無效的。技性科學租金武夷山 Science,Technology and Human Values(科學、技術與人類價值)雜志2020年第1期發表加拿大約克大學地理系副教授Kean Birch的文章,Technoscience Rent: Toward a Theory of Rentiership for Technoscientific Capitalism(技性科學租金:試圖為技性科學資本主義建立Rentiership理論)。本文的“摘要”說: 當代的技性科學資本主義之特征為,將各種“物”(例如,基礎設施、數據、知識、身體)組合或重新組合為資產。由于這樣的資產化過程,資本積累的策略就改變了。技性科學資本主義不再倚重創業策略,而是日益以rentiership(博主:該詞具有租金收取、食利、獲取投資收益等含義,很難翻譯)為基礎,指的是通過所有權和控制權(如知識產權,壟斷局面,規制性或市場性的做法與手段,像投資爭議法庭、排他性協議什麼的)來佔有價值。無論是在新古典政治經濟學還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以及介于二者之間的其他學說中,rentiership時常被描述為壞現象(扭曲市場,不勞而獲),但本文想用來自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STS,或科技元勘)的啟示,將rentiership視為一種技性科學的實踐和過程。因此,不是簡單地將rentiership看作資本主義的“副作用”,rentiership這個概念能幫助我們理解,不同形式的價值萃取過程是如何構成了不同形式的技性科學,反過來說,不同形式的技性科學也構成了不同形式的價值萃取過程。那麼,STS就能為政治經濟學中關于租金和尋租的辯論提供一個獨特的分析性進路。 本文“結論”部分大意如下。 本文目的是思考STS(科技元勘)對于經濟學租金理論的啟示,以及租金理論對于STS的啟示,因為在當代資本主義中rentiership 日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