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點電影|北京國安
11月份CPI同比上漲45 物價平穩運行基礎穩固 核心閱讀 11月CPI同比上漲4.5%,漲幅比上月擴大0.7個百分點,食品是影響此輪物價上漲的首要因素。不過,剔除部分食品結構性上漲的擾動,11月核心CPI為1.4%,一直處于平穩運行狀態。這反映宏觀經濟運行比較平穩,總供給與總需求基本平衡,當前物價沒有全面上行的基礎。 國家統計局12月10日發布的11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顯示,CPI同比上漲4.5%,漲幅比上月擴大0.7個百分點。 為何11月CPI漲幅會繼續擴大?怎麼看待這個4.5%?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CPI的預期目標是“漲幅3%左右”,那麼11月CPI漲幅有所擴大,會否影響全年指標完成?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物價運行結構性上漲特征依然突出 從同比看,CPI上漲4.5%,漲幅比上月擴大0.7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9.1%,影響CPI上漲約3.72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1.0%,影響CPI上漲約0.77個百分點。可見,食品依然是影響此輪物價上漲的首要因素。 食品價格有升有降,降價的主要是水果,漲價的主要是鮮菜和肉類。11月鮮果價格繼續同比下降6.8%,降幅比上月擴大6.5個百分點。鮮菜價格由上月下降轉為上漲3.9%;水產品價格上漲2.4%,漲幅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豬肉價格上漲110.2%,牛肉、羊肉、雞肉、鴨肉和雞蛋價格漲幅在11.8%25.7%之間。 非食品中,醫療保健、教育文化和娛樂、衣著價格分別上漲2.0%、1.7%和1.1%。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2.8%;其中,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下降10.8%和11.3%。據測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