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華都酒店-會打字的壁虎
本科生科研指南(50):模型試驗本科生科研指南(50):模型試驗 張宇寧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學習了相似原理和量綱分析之後,很多同學可能已經躍躍欲試,希望在科學研究過程中以及實際問題的解決中一顯身手。縱觀科學史,相似原理的的確確在重要理論的發現以及工程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1822年,約瑟夫·傅裡葉(Joseph Fourier,1768-1830)發現了在具有明確物理意義的方程或者不等式中,各個項的量綱具有一致性,並將其作為檢查物理方程正確性的一種方法。1872年,瑞利勳爵提出了當今流體力學教課書中廣泛引用的瑞利法並將其應用于重要的研究之中,並在後續將其寫入了他1877年發表的著名專著《聲學基礎》(The Theory of Sound)之中。1878年,白金漢定理(Buckingham theorem)被嚴格地從數學上證明,進一步完善了瑞利法。1915年,瑞利勳爵在《Nature》雜志發表了一篇名為《The Principle of Similitude》的短文,使得相似原理被更多人所熟知。直到今天,相似原理和量綱分析依然是本科生流體力學課程中的重要教學內容。在相似原理的研究中,模型的稱謂是相對于原型所講的。一般而言,原型指的是擬真正研究的對象。模型指的是在研究所和研究室中有限的空間和環境下,為了方便進行科學研究和驗證,將原型進行了等比例縮放後的對象。二者間重要參數的換算關系正是通過相似原理進行構造的。此外,實驗和試驗是兩個極為容易混淆的概念。如果一個現象的科學原理尚不清晰,此時所做的工作一般稱為實驗。如果希望通過嘗試性的運行對某個研究對象的性能進行測試,則一般將此工作稱之為試驗。例如,一種新型水電機組的研發工作是實驗,而已經充分進行了原理論證的水電機組在投運之前所做的各種類型測試(例如,效率測試、功率測試、轉速測試等等)則被稱為試驗。因為相似原理的研究對象通常是尺寸巨大的工程實際問題,所以大部分研發工作屬于試驗類型。在設計模型試驗時,根據相似原理,需要保證模型和原型的相似準則數相等。例如,對于粘性力起主要作用的流動,相似準則數用雷諾數表示,其定義式為特征速度乘以特征長度除以流體的運動粘度。當我們將原型的尺寸縮小十分之一時,如果流動的工質不變的話,那麼我們需要將特征速度提升到原型的10倍。通常而言,上述條件很難在模型試驗中得到滿足。一個較為可行的解決辦法是在模型試驗中用不同類型的工質進行替換。如果模型試驗所採用的工質的運動粘度是原型的五分之一,那麼特征速度只需要提升至原型的2倍即可,比較容易實現。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方法並不是總能奏效。工質替換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包括模型試驗過程中對工質無毒、無害、不易揮發等性能的具體要求,以及工質價格方面的考量。對于實際工程中的流動,通常需要滿足的相似準則數不止一個,可能是2-3個甚至更多。部分情況下,相似準則數間存在矛盾,即在滿足一個準則數時便一定無法滿足另外一個。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