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電子遊戲場-仆街網友笑翻 作者:nb11 2020 年 7 月 2 日 年輕博士找工作,哪些大學去得、哪些去不得?年輕博士和青年博士不一樣,我所說的“年輕博士”,一般畢業的時候不超過35週歲、大部分是在30週歲左右。而青年博士就不一樣了,你翻開各種青年獎的評選,全國電子遊戲場似乎40週歲以下也算是青年。有時候也讓人啼笑皆非,看著某些青年獎的獲得者不是位列官班、就是出身名門,甚至自己的孩子都要上中學了,還在和年輕人爭奪青年獎。獲獎不易,畢竟,年輕人要比青年人更努力。年輕人,更多的是重在參與。 年輕博士找工作,這裡所說的工作,主要指國內大學。 哪些大學去得? 1、原985高校,去得最近幾年,“雙一流”喊的挺響。以至于985高校似乎都快被人遺忘。但我覺得,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原985高校,人家有積澱。而且,仆街網友笑翻“雙一流”建設最終名單中,原985高校全部進入一流大學建設名單。985高校不僅是駱駝,而且還是風華正茂的駱駝。你說事情怎麼這麼巧呢?神奇,真是神奇。這些高校招聘人才有一個特點,一般喜歡“誠邀海內外優秀人才”,先“海”後“內”,還得並列一個“優秀”條件。你沒海外經歷,首先是矮了一截,如果成果上又達不到顯著的“優秀”程度,幾乎希望就很渺茫了。當然,如果你爸爸或母上大人是大佬,走個破格或特殊人才引進也說不定。畢竟,能博士畢業的,大家的起點業績差不多。論文你發3篇,他發5篇,差別不大。這個時候只要“優秀”的門檻是3篇,你就入圍了。但榜上有名的985高校只有39所,自己的親爸爸只有1個,所以有些事情是可望不可即的,要看緣分。 2、本領域排名前三的高校,去得大家的專業差別很大,有些專業在985高校裡連一席之地都沒有,這很正常。僧多肉少,可能又趕上吃肉的和尚還很多。但在你自己的領域裡,你應該知道哪些高校是行業大佬。行業大佬裡,首選排名前三的高校。這些高校別的不敢說,至少學科建設經費在國內是有保障的,否則也很難混到前三。您可能要問:為啥不是前五、前十,而是前三呢?給您解釋一下:第一,您別盯著前三,您能去排名第一的,第二第三就不用考慮了;第二,學科的排名越靠後,對你的參考價值越小。舉個例子,全國高校排名,你會覺得前100名的可能還會看看,但排名600和排名700的,他們的排名差距有100,但對你而言你還會過多關注嗎?大概率是不會。能在本領域排名穩居前三的高校,至少學科實力是得到長期認可的。也許他們不是風華正茂的駱駝,但至少也是短期內不會餓死的駱駝。況且,駱駝還自帶儲水功能,薪水和福利一般也不錯。 除了以上這兩類高校,其他高校有沒有區別?當然有。比如相對的,原211工程的高校要優于普通院校;東部的高校要優于西部的高校;老牌高校要優于新建院校;排名靠前的院校要優于排名靠後的高校。但是,這些是相對的,很難給出統一的判定。比如,西湖大學是新建高校,但目前來看人家也挺好呀;有些所謂的老牌高校實際上是專升本或者合並搞出來的,也未必一定優于新建院校。因為這些相對的因素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如前面兩個標準簡單。如果你自身達不到前兩條標準,說明你自己軟硬件可能存在問題,有可能處于“上不上、下不下”的境地,這時候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分析,比如你有哪些選擇、老家在哪裡、愛人就業去哪等等。如果能根據前兩條去選擇,恭喜你,美好生活在和你招手! 年輕博士找工作,哪些大學去不得? 繼續這個話題之前,有一個前提條件:你有選擇。意思很多高校都想錄用你、你自己可以從中做選擇,而不是你自己本身都沒有多少選擇,還要挑肥揀瘦。在你選學校而不是學校選你的情況下,有以下情況的高校去不得:1、辦公室不足的,去不得面試的時候順便去參觀一下這所高校年輕博士的辦公室,一間辦公室安排5個以上年輕老師的,一般去不得。已經入職的人辦公條件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新入職的了!當然,這個與辦公室的建築面積和格局有關,如果大辦公室做了隔斷就另當別論了。您得自己把握一下這個標準。2、辦公室不配電腦的,去不得面試的時候順便去參觀一下這所高校年輕博士的辦公室,看看台式機有多少、筆記本電腦有多少。問一下使用筆記本電腦的在職前輩,是自己的電腦還是單位配的。現代社會,電腦是進行辦公最基本的條件,如果一個高校連給年輕博士連電腦都配不齊,多半就不怎麼樣。提供必要的辦公條件是高校的應有義務,否則你怎麼備課、在單位怎麼處理文件?3、學校官網宣傳的都是領導很忙,去不得打開學校主頁,看看新聞裡的主要內容是啥。如果大部分內容都是領導很忙的新聞,有一定概率這所高校官僚主義盛行、領導鼠目寸光、底下有些人喜歡溜須拍馬,這種高校一般工作氛圍較為壓抑,不利于年輕人健康成長。聰明的高校領導至少表面上要做出來是為師生服務的態勢,新聞裡也多是師生的報道。有些高校連表面工作都不做,你還指望他能好到哪裡?有時間再去二級學院的官網也看看,通知發的勤不勤、新聞大概都在宣傳啥、以往都做了哪些工作。從中也可管窺一二。4、行政樓進不去的,去不得有些高校領導單獨在行政樓,如果你嘗試進入行政樓非常費勁,暗示著以後工作如果有了困難找領導,也非常費勁。這種單位,一般去不得。如果經過交流或登記就進去了,但進入之後發現主要領導的辦公室都不公示,這種羞于見人的領導,一般也魄力有限。5、廁所配紙待遇不一致的,去不得去領導所在樓層的廁所看看,再去普通教職工的樓層廁所看看,如果領導那邊有廁紙,普通職工這邊沒廁紙,這種高校一般去不得。連個廁紙這種小事都做不到公平,你還指望入職以後職稱晉升、評獎評優公平?不要太天真了。6、入職1年內不落實科研啟動費的,去不得問一問已經入職的前輩,科研啟動費入職多久能到賬使用?科研啟動費到賬時間超過1年的,最好就別考慮了。這意味著,這1年之內你沒有研究經費、寫論文沒有版面費、開了發票可能面臨明年過期無法使用或需要各種審核簽字等問題。簡單說:科研經費不落實,意味著你要麼荒廢科研、要麼自費科研,都是不利于你自己成長的。優質的高校,一般入職半年以內就能落實科研啟動費;差一點的高校,過了半年實習期、簽訂正式合同以後能落實科研啟動費;超過1年落實科研啟動費的,都是令人發指的高校。如果是因你個人原因單位不給你落實,那是令人發指的你。7、首期合同8年帶高額違約金條款的,去不得凡是願意首期合同就和你簽8年的,多數是缺少博士、想留住你的;凡是8年合同還附帶了高額違約金的,建議這種單位能不考慮就不要考慮。優質的高校,是你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業績贏得別人的認可、尊重和挽留;比較差的高校,習慣用8年合同和高額違約金嚇唬人,讓人身心俱疲。如果你還想努力,去優質高校,競爭壓力雖大,但你的努力不會白費;如果你想混吃等死、不想努力,不妨找個首期就要簽8年還附帶高額違約金的高校,不犯原則性錯誤、不努力,基本就是混吃等死的日子。8、二級學院領導業績質量不佳的,去不得我發自內心的相信,高素質的領導應該是管理能力更強一些、能夠有效的運籌帷幄和決勝千裡。但在我國的現代大學,學而優則仕的現象在理工科院校更多一些。一些領導往往是科研能手,繼而走上領導崗位。這種領導的優點是大家是同行,基本上業務方面的事情都能聊的來,nba運彩怎麼玩領導在科研業務方面也能起到師長的作用,工作相對更務實一點。缺點是既然是同行,有可能會有衝突,就要看領導的素質和能力了。好的領導,善于調兵遣將,發揮出團隊的合力,實現的是多贏。既然是調兵遣將,就應該有雨露均沾。而自私的領導,自己吃的肥頭大耳,用你時對你呼來喚去,不用你時任你餓殍趴地。搜一下二級學院主要領導近年來的論文,如果最近5年都沒啥成果,這種領導基本上已經在科研上自我放棄了。二級學院領導在高校是中層幹部,這類人應該還是要有幹勁兒的。近年來的業績,無疑是他或她幹勁兒很好的反映。9、二級學院領導班子搭班混亂的,去不得看一下你即將加入的二級學院領導班子的搭班情況。比如您是交通工程專業的,結果這個交通工程學院裡,院長是釀酒工程畢業的,書記是藝術管理專業畢業的,幾個副院長分別是食品工程、包裝工程、礦物加工工程出身,整個領導班子不僅搭配不合理,而且和本學院的主攻方向還不一致,這種單位最好不要去。工作以後,如果只是幫不上忙就算了。有些人幫不上忙還喜歡指手畫腳,那是非常痛苦的。10、人事變動頻繁的單位,香港國安法去不得對于國外的單位,跳槽很常見。但對于國內的高校而言,華東政法大學很多人看重的是工作穩定。一個高校如果人事變動頻繁,比如近年來主動跳槽的人數比較高,側面說明單位可能留不住人心;再比如中層領導崗位,去這個單位的組織部門網站看看,如果一個中層領導崗三五年之內就頻繁更換領導,也是不太利于單位發展。畢竟,現在一般做規劃都是五年一個規劃,結果一個規劃還沒執行完,領導換了兩撥,您覺得你去這樣的單位工作,能效率高嗎?11、單位開會特別多的,去不得看下新聞和通知,如果一個單位,捕魚機破解不是在開會,就是在準備開會的路上,這種單位最好不要去。無論是教學還是科研,都是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來完成的,當你的個人精力疲于應對各種會議的時候,你就很難分神再去應對其他事務了。 關于年輕博士擇業,還有幾個建議供參考:1、不要看安家費有多少,安家費越多,枷鎖越重。若有免費的午餐,必有相應的負擔!2、找工作期間,盡可能親自實地考察,不要因為自認為足夠優秀就輕易簽訂協議。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3、不管你喜不喜歡這個單位,工作以後都要好好幹,這是你自己的敬業精神!4、不要覺得事業單位就是鐵飯碗,因為人吃的是葷素食物,而不是飯碗!自己有打糧的能力,還怕沒有飯碗? 最後,杜老師特別提醒北京應屆畢業的博士,如果心儀的單位是京外單位,務必12分確定以後再簽訂三方協議!虎門大橋和鸚鵡洲橋渦振受損虎門大橋和武漢鸚鵡洲大橋在10天內發生了(我國首次報導出來的)風引起的渦激振動。很多橋梁專家都發表了權威性的看法:一、這是並不太大的風引起的意外(偶然)渦激振動或顫振。二、振動都小于對該橋剛度和移位的要求,橋是安全的。三、虎門大橋上放置的水馬引起風流改變,導致了渦激振動。仔細看了這些專家的結論和文章,我仍有以下疑點,現提出大家考慮:1、該渦激振動應該是和橋梁的某一垂直振型──豎彎(虎門大橋),豎向扭轉(鸚鵡洲大橋)共振,而共振是完全可能越振越大。記得就像中學時老師舉例:拿破侖的軍隊在橋上正步走時共振,說明並不大的正步走也會引起超大的共振。專家們應該不會不知道,實際美國塔科馬大橋振垮現象,也顯示出是個逐步發展的過程。2、專家似乎認為這種晃動對大橋不會造成破壞,這是難于讓人信服的。當然,這兩個橋都是鋼制大橋,相對承受這種振動的能力比較強,但也要進行數據分析和實際觀察是否有破壞,倉促下此結論令人擔心。3、據我所知近20年裡,我國四個橋梁工程為控制渦激振動,公開招標用TMD來避免渦激振動的發生。(1)江蘇崇啟大橋。我國公規院主持介紹了日本類似經驗,但在低價中標的情況下,該橋使用了“完全沒有技術含量”(設計院負責人的結論)的阻尼鍋式TMD。(2)港珠澳大橋。業主指定兩個完全不懂TMD的鋼箱梁公司去採購(指定單位)TMD。在世界上完成了很多橋梁TMD工程的泰勒公司被無故拒絕參與投標。(3)正在修建的南京浦儀大橋2019年正式招標,在評論我們投標方案的專家會議上,專家們令人吃驚的說過去安裝的TMD系統都沒遇到實際發生的渦激振動。(4)最近在福建廈門又要招標的大橋,該TMD系統我們還是不能直接參與投標,更不能參與對話討論。4、崇啟橋給出了較詳細計算數據,我們做了初步的計算分析,見附件“國內某大橋TMD系統控制渦振計算分析和產品設計”,仆街網友笑翻文章雖然很粗糙,但是我國罕見的用時程分析法計算減振過程,並首次提出了用TMD和減振阻尼器的功率要求。同濟大學提供的浦儀大橋討論中,他們一直不肯提供時程分析的數據,僅以他們的近似計算做依據,莫名其妙的要求和阻尼器是“非小孔射流型”,令人不能理解。5、從網上可以查到同濟大學對虎門大橋可能會發生渦激振動和顫振論點的分析文章與減振措施,全國電子遊戲場但均未有實際是否安裝了控制裝置、控制結果的報導。6、全漂浮體系懸索橋的振動控制:我國南京三橋(2004年)、蘇通大橋(2005年)就是安裝了阻尼器的工程,為了減少橋梁的振動。盡管早年安置時有不足,但同期建設的虎門大橋和鸚鵡洲懸索橋均沒有涉及是否採用世界上早已認可的風振粘滯阻尼器。最近已完成並將剪彩使用的虎門二橋又是另一座懸索橋,該橋已使用了阻尼器減振,希望他們能將帶限位超大阻尼器的測試報告公開出來,供大家參考判斷。以上意見,僅供參考。附件1:國內某大橋TMD系統控制渦振計算分析和產品設計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208&do=blog&id=1232197附件2:虎門二橋,